探索、打造超高齡社會的適老生活方式(aging friendly lifstyle)對當前的臺灣社會至為重要。從大健康概念出發,發展能預防長輩失能的安全舒適環境管理、居家-社區健康培訓計劃,以及照護支援網絡系統刻不容緩。台灣於2026年即將進入每5個人中就有一位長輩的超高齡化社會。2019年臺灣...
本文認為探討社會技術變遷的主要觀點,包括「技術的社會建構」、「大型技術系統」、「多層次視角」,以及「行動者網絡理論」等各有所長,但是它們對於社會技術變遷的脈絡和時機討論不足。相對的,作者提出拼裝紋理、差速轉譯機制、尺度化形勢等概念,以及時機觀點,藉以理解社會技術變遷,並超脫脈絡決定論和實作決定論...
2022年本書由Lexington Books出版,針對亞洲的屬地個性以及亞洲的所在性提出質問。在書中,亞洲的意向由對於建築與城市生活在歷史與理論的公約性爬梳來整合。我主張亞洲建築的後殖民情狀可以幫助我們對亞洲這個時空場域在未來發展潛力與論述批判性建立上有更好的切入觀點與了解。在理論化的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