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於3月31日舉辦第21任院長職務交接典禮,由本校陳文章校長頒發聘書給新任院長江茂雄,並由卸任代理院長謝宗霖交接印信給江茂雄院長。典禮隆重而溫馨,掌聲及歡笑聲不斷,與會來賓包括工學院前院長陳義男夫人、香港城市大學前學務副校長任廣禹(現為香港清潔能源研究院院長兼 ...更多
【臺大校訊第1559期電子報:臺大學術研究成果系列報導】 因應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離岸風電開發預計2035年將達20.7GW裝置容量,2026年以後的第三階段區塊開發,即將有離岸風場開發到60公尺水深以上的海域。考量到離岸距離、水深及施工成本,臺 ...更多
賴清德副總統(右4)、上銀科技卓文恒董事長(右5)與第19屆上銀機械碩士論文獎得獎師生合影。圖/上銀提供 第19屆上銀機械碩士論文獎(HIWIN Thesis Award)於3月25日假臺北市中油國光廳盛大舉行頒獎典禮,由 ...更多
〈內文摘自土木系杜風電子報第179期焦點人物〉 前言 何育興校友是B76級的大學長,也在公部門服務20餘年。在職期間先後承接了各種大大小小的公共工程,其中包含了大直橋、翡翠水庫、客家園區等等。而當初學長為何選擇了土木系?在這裡學到了什麼?這 ...更多
臺大工業工程學研究所為表揚該所畢業校友之傑出成就或特殊貢獻,以提昇該所聲譽及協助所務推展,並激勵後進,自2021年新訂該所傑出校友遴選辦法。經2022年12月19日傑出校友遴選委員會討論通過,推選楊春娥為112年度傑出校友,並在2023年3月11日校友會會員大會晚宴上,安排頒獎典禮。典禮上,楊董 ...更多
探索、打造超高齡社會的適老生活方式(aging friendly lifstyle)對當前的臺灣社會至為重要。從大健康概念出發,發展能預防長輩失能的安全舒適環境管理、居家-社區健康培訓計劃,以及照護支援網絡系統刻不容緩。台灣於2026年即將進入每5個人中就有一位長輩的超高齡化社會。2019年臺灣 ...更多
本文認為探討社會技術變遷的主要觀點,包括「技術的社會建構」、「大型技術系統」、「多層次視角」,以及「行動者網絡理論」等各有所長,但是它們對於社會技術變遷的脈絡和時機討論不足。相對的,作者提出拼裝紋理、差速轉譯機制、尺度化形勢等概念,以及時機觀點,藉以理解社會技術變遷,並超脫脈絡決定論和實作決定論 ...更多
2022年本書由Lexington Books出版,針對亞洲的屬地個性以及亞洲的所在性提出質問。在書中,亞洲的意向由對於建築與城市生活在歷史與理論的公約性爬梳來整合。我主張亞洲建築的後殖民情狀可以幫助我們對亞洲這個時空場域在未來發展潛力與論述批判性建立上有更好的切入觀點與了解。在理論化的層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