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大工學院簡訊

學術成果

劉立偉、楊長運、陳鴻根: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n yield surface evolution of cellular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 Vol. 246, 108123, (January 2023)
  • 發布單位:工學院

  降伏面是彈性區域的邊界,因此在二維應力空間,降伏面的面積和形狀可以表徵材料的乘載能力;對於孔隙材料,本研究使用有限元素分​​析方法,探討一種二維六邊形孔隙材料的降伏點和降伏面。為了刺探二維孔隙材料在軸向應力-剪應力空間中的初始和接續降伏面(initial and subsequent yield surfaces),本研究使用代表區塊(Representative-block)方法,選擇代表區塊樣式和適當的邊界條件,並提出等效塑性應變增量(Equivalent plastic strain increment) 法來決定降伏點。經由網格分析、邊界效應分析、尺寸效應分析選出做適合的代表區塊,結合設計降伏點刺探路徑和預加載路徑後,檢測不同相對密度孔隙材料的初始和接續降伏面,並研究相對密度對降伏面演化的影響。此模擬分析方法,也經由實驗數據驗證其正確性。此研究顯示,剪切預加載路徑可增強孔隙材料的性能;相對密度較低的孔隙材料,其降伏面演化行為可能與相對密度較高孔隙材料的降伏面演化不同。除此之外,從孔隙材料的降伏面演化,也可觀察出其硬化行為與包辛格效應(Bauschinger effect)。(土木系劉立偉教授提供)

 

 

 

圖一:(a) 二維孔隙材料試體與單軸實驗。 (b) 二維孔隙材料實驗與模擬之力-位移曲線。

 

 

 

 

圖二:針對相對密度ρ=21.4%孔隙材料,在不同預加載位移下,有限元素模擬所得其降伏面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