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大工學院簡訊

學術成果

施博仁*、武紹傑、宋亞欣、童郁庭、張嘉祐、哈塔米沙迪、戴芝軒:Eye orbit effects on eyeball resonant frequencies and acoustic tonometer measurements, Scientific Reports, Vol. 12, 4883 (March 2022)
  • 發布單位:工學院

  本團隊長期研發聲學眼壓觀測儀器,在一系列的研究過程中,偶發現此特殊的眼窩效應,故而實驗證實和發表論文。眼窩骨是堅硬的骨頭,而內部是半開放的組織和眼球,其具有場址效應。某頻率範圍的機械波輸入眼窩,形成特殊的眼窩效應,並累積輸入能量放大振動(圖一)。此效應有利有弊,利在於眼窩和眼睛分別處於不同頻寬,各有其共振的頻率範圍;而幣在於若輸入的能量過大,眼窩的場址效應仍會匯聚能量傷害眼球。

 

  我們使用豬眼球(其此寸接近人眼)將其嵌入模型顱骨眼窩中,並以傳導凝膠填滿模型的空隙來模擬頭骨和眼球環境,以檢測其聲學響應((圖二))。訊號觸發的聲源是一個接觸枕骨的低功率揚聲器,而檢測器是個高分辨率的麥克風。我們設計一個特殊的碟盤,使其可在不接觸角膜的情況下輔助接收和檢測聲學訓號。另外,我們注射食鹽水於眼睛內以調整不同的眼內壓力條件,藉此可區分眼窩共振頻率的固定範圍,和眼球共振頻率的變化範圍。為檢測其功率譜中的共振頻率和聲波振幅,我們測試數十個離體的豬眼球。事實上,先期研究已經測試過數百顆眼球,用以建立標準的實驗流程。實驗結果證實眼球的共振頻率與眼壓成正比,符合本團隊先期論文所建的理論和相關實驗結果。但是,本研究結果也指出眼窩效應會干擾和降低此頻率範圍內的振幅(圖三)。其說明頭骨和眼窩具有保護眼球免於放大共振的效益。另一方面,以設計聲學眼壓設備的觀點而言,透過高解晰度的感測器,我們觀察到眼球的頻率幅度與頻率飄移仍然與眼壓相關,只是訊號被眼窩干擾變薄弱且不易辨識。總結,我們研究眼窩效應並展示它如何干擾眼球的共振頻率和頻率幅度,這結果對未來開發聲學眼壓計有學理和應用上的幫助。(醫工系施博仁教授提供)

 

 

圖一、聲學路徑和眼窩效應圖示。(a) 聲波在揚聲器處發射並傳播到眼窩。(b)多數折射波被困在眼窩空間內,唯眼球表面可向空氣發射波,接收器檢測空氣中的波。

 

 

 

圖二、眼窩效應與眼壓測量實驗配置,(a) 封閉盒中的實驗裝置(上視圖),(b) 眼球嵌入凝膠填充的眼窩和感測器的配置,(c) 注射器針頭的設置。

 

 

 

圖三、(a) 非接觸眼球測試的頻譜,(b) 幅度差異和眼壓變化相關性的統計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