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大工學院簡訊

最新消息

工學院講座暨學術勵進獎頒贈典禮(112年)
  • 發布單位:工學院

 

Art editor Img

 

  為提升各工程科技領域水準,本院分別與財團法人宗倬章先生教育基金會、詮達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及四維創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設置宗倬章先生講座、慶琅先生·詮達化學講座及斌彥先生講座;另為鼓勵現職專任教師精進學術生涯成就,並設立學術勵進獎。前述各獎項於112年11月29日於本院國際演講廳舉行年度頒贈典禮。

 

  本次講座獲獎人共有機械系楊燿州教授(宗倬章先生講座)、應力所王安邦教授(宗倬章先生講座)、化工系吳嘉文教授(慶琅先生·詮達化學講座)及化工系童國倫教授(斌彥先生講座)等4位,每位分別獲頒獎金新臺幣(以下同)六十萬元及獎牌一面;學術勵進獎則有土木系施上粟教授(迅得傑出學者)、土木系張家銘副教授、機械系黃育熙教授(均豪傑出學者)、化工系王勝仕教授(迅得傑出學者)、化工系吳哲夫教授(志聖傑出學者)、工科系李佳翰教授、材料系周苡嘉教授、醫工系林宗宏教授(均華傑出學者)、環工所于昌平教授(志聖傑出學者)及建城所林家暉助理教授等10位教師獲獎,每位得獎者分別獲頒十五萬元至三十萬元不等之獎金及獎牌一面。

 

  典禮現場共邀請財團法人宗倬章先生教育基金會宗緒順董事長、詮達化學股份有限公司黃河清董事長、四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楊慧瑜協理、志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梁又文總經理、均豪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李洪明副總經理、均華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石敦智總經理、材料系王文雄名譽教授及春雨工廠股份有限公司林輝政董事蒞臨頒獎,迅得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因未克出席,由本院江茂雄院長代為頒獎,以嘉勉獲獎教師於學術研究及產學合作領域的優異表現。

 


 

宗倬章先生講座─機械系 楊燿州教授簡介

 

Art editor Img

  楊燿州博士於麻省理工學院獲得電機碩士及電機博士學位。他亦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機械碩士,與國立臺灣大學的機械學士。楊博士於1999年取得博士學位後,在美國Coventor公司(麻州劍橋市)任職資深工程師一年,隨即開始任教於國立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目前擔任教授職位,亦是臺大特聘教授(Distinguished Professor)。自2011年至2017年,楊博士曾擔任系主任暨研究所所長。楊博士於2017年借調至國研院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擔任主任,並於2023年歸建臺大。目前楊博士擔任國科會自動化學門召集人,目前亦是國際電機工程師學會(IEEE)儀器量測群(IMS)台灣分會的理事長、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台灣分會理事長,與中華民國自動化學會常務理事。楊博士是美國機械工程師學士會士(ASME Fellow)與中華民國自動化學會會士(CIAE Fellow)。

 

  楊博士的研究興趣包括微機電系統及設計與製作、奈米技術、智慧節能光機電系統、可撓式感測陣列、無線感測器網路及平行運算等。他是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的得主,並曾獲得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傑出年輕學者獎),亦獲選為臺大績優研究人員。楊博士目前曾擔任國際重要學術期刊Sensors and Actuators A: Physical的專題編輯,亦曾擔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Smart Technology之主編。楊博士致力於國際學術交流與研究能量之提升。全力推動國內工程科技之發展,並成功地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使我國科技在國際上發光,充分展現台灣在全球科技之影響力。

 

 

 


 

宗倬章先生講座─應力所 王安邦教授簡介

 

Art editor Img  王安邦成長於教育家庭,是一位帶有理想性格與實踐熱忱的教育工作者,喜歡實做與創新;在教育理念上主張「以終為始之愛的教育」,在研究方面,秉持「突破基礎創新」與「結合產業應用」之原則,發表學術論述逾三百篇,獲逾30件國內外專利。目前研究主軸為潤濕(Wetting)之基礎與應用研究。他曾獲得我國教育部公費留考獎學金(1985-1988),並在德國Erlangen-Nürnberg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回國後,他在國立臺灣大學應用力學任教已逾三十年。在任教初期(1991~99)完成27篇研究成果論文皆以中文在國內期刊發表,主要思維是希望能仿德國人將成果完全無語言障礙的先饗國人,並期望能多少提昇國內期刊的可看性,所發表中文期刊論文曾多次獲得國內專業期刊論文獎。而後應教授升等之需求,他於2000年後開始以英文發表期刊論文,2001年升等教授。至今,他發表的SCI期刊論文55篇(平均Impact Factor (IF)為4.7,約七成論文IF ³  4)。

 

  升等為教授後,他先後擔任教育部光機電資源中心主任(2002-2004)、教育部顧問兼影像顯示領域召集人(2004-2008)等職務。除此之外,他也擔任17所國內外大學的升等學術評審,以及國科會3個學門規劃/計劃複審委員、經濟部規劃/審查委員和考選部命題委員等。同時,他也擔任學術學會的理事和監事,並積極推動、參與國內工程教育(IEET,2003-2011)。另外,他與影像顯示團隊還開創了促進影像顯示領域之產學合作機制與活動,例如友達獎(2004)、奇美獎(2007-2010)與種子師資培訓等。他在國際服務上多次參與籌備或主辦國際研討會,擔任過國際塗佈科技學會(ISCST)副主席(2014-2016)及57種國際期刊論文審查委員,並持續建構國際化學習環境,進行了國科會14年次的國際合作計畫,促成超過百人次之雙邊國際學術交流。

 

  他2019年獲聘為臺大特聘教授。在過去之表揚中,他曾獲得國科會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2005)、教育部傑出貢獻領域召集人(2009)、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2013)和國家發明創作獎(2015)等榮譽。他所指導的團隊成員在不同專業類型的大型產學競賽中屢獲佳績,包括奇美獎首獎(2007)、桓達科技論文首獎(2014)、旭泰科技論文首獎 (2015)、國際顯示器SID會議傑出論文獎(2014)等;也獲得多項學術論文競賽獎項,包括四次上銀科技機械碩士論文獎(兩次金質獎、一次銅質獎、一次佳作與一次博士論文獎(優秀獎);更曾獲得三次力學學會博士學位論文獎(2016、2017、2019) 及四次國科會之大專生專題研究創作獎 (1998、2002、2008、2016)等肯定,為國家培養許多傑出優秀工程專業人才。其團隊在生醫應用的研究上所開發的一系列精密直接薄膜塗佈 (Thin-film Direct Coating)平台技術,被國際重要期刊評論為次世代西方墨點法的未來新方案,並預期在近期未來將可以實用化。他2021年開始進行產學計畫以加速此技術商業化的腳步,於2022年獲得國科會產學計畫評等特優獎。其團隊將持續結合學界與業界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同將研發成果推向商品實用化,使整體社會受益,以達到傅斯年校長對臺大師生「貢獻大學于宇宙的精神」之期勉。

 


 

慶琅先生·詮達化學講座─化工系 吳嘉文教授簡介

 

Art editor Img

  吳嘉文畢業於臺大化工系,2005年取得日本東京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博士學位,畢業後先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應用化學系任博士後研究員,2006年前往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暨Ames國家實驗室擔任化學系博士後研究員,而後2008年回臺大化工系任教至今。任職期間擔任過臺灣大學策略材料國際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發處企劃組組長、台灣化學工程師學會秘書長等。目前合聘於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臺大分子科學與技術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聯合聘任教授、臺灣大學生物科技中心聯合聘任教授,任SCI期刊Green Chemistry (RSC, from Jan. 2023), ChemCatChem (Wiley, from Jan. 2021),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Elsevier, from Jan., 2019),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ACS, from Jan., 2018), Journal of the Taiw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Elsevier)的編委會/顧問委員會/副主編等等。

 

  學術專長為奈米孔洞材料的合成、功能性分析及其在各領域(包含光電、生醫及能源)的應用。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功能性奈米多孔材料的結構設計,應用於可持續化學和工程領域,包括氫能發展、生物質轉化、膜分離、生物醫學和能源裝置等。長期執行多項產學合作研發計畫,包含纖維乳酸生產乳酸乙酯開發;合成含有中孔洞超穩化沸石之流體化催化裂解觸媒;高值化回收塑膠廢棄物生產高價值多壁奈米碳管等。研究成果倍受國際重視,迄今有日本、德國、美國、紐西蘭、阿拉伯、奧地利、波蘭等,進行過正式合作計畫交流研究。

 

  學術方面獲聘臺大特聘教授,獲得國內科技部104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2015),國外洪堡學者(2018),亞太觸媒傑出研究獎(2019),與科技部傑出研究獎(2018,2021)等。相關學術研究成果迄今至少發表253篇SCI論文,被引用次數超過20,000次,h-index為71,專書章節2篇,技術報告6篇,國內外專利11件,技轉4件,領域權重引用影響力指數(Field-Weighted Citation Impact; FWCI)為2.38。目前連續兩年(2021, 2022)獲得科睿唯安選為高被引學者(Highly-cited researcher),為全球頂尖1%學者的殊榮。

 


 

斌彥先生講座─化工系 童國倫教授簡介

Art editor Img

  童國倫教授畢業於臺大化工系,1998年於母校取得博士學位。1999年開始於中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從事教職,2009年獲選擔任中原大學薄膜技術研發中心主任三年;2012年返回母校任教,2019年擔任臺大副國際長,目前為國立臺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兼國立臺灣大學水科技與低碳永續創新研發中心(WInnER Center)副主任(Deputy director)。童教授在薄膜過濾與分離領域國際知名,2016~2022年獲選擔任國際水協會(International Water Assoc., IWA)薄膜技術委員會副會長(Vice chair),2018年獲選為國際水協會(IWA)會士(Fellow),為臺灣學界第五位獲此殊榮者;於2021年獲選為Elsevier出版Separation & Purification Technology之國際SCI期刊主編(Editor),期刊影響指數高達8.5,為該期刊創刊三十餘年首位臺灣學者擔任主編;今年初於國內學界獲選擔任台灣化學工程學會副理事長(Vice president)。

 

  童教授從事循環經濟相關之前瞻研究、人才培育與產業服務逾二十年,第一個十年於中原大學進行薄膜過濾之技術開發與應用研究、參與中原大學薄膜技術研發中心的創立與經營,奠立了研究落實產業應用的基礎。第二個十年於臺灣大學成立「薄膜輔助綠色創新化工程序」研究群(MAGIC: Membrane-Assisted Green & Innovative Chemical Processes research group),並與工學院教授群共同創立水科技與低碳永續創新研發中心(WInnER Center),重心在產業製程的高效薄膜分離程序所需之材料與模組開發,研究主題涵蓋薄膜程序開發(process development)、薄膜模組設計(module design)、薄膜污塞監測(fouling monitoring),暨材料設計探索(material discovery)。過去二十餘年的學術生涯,研究內容著重基礎與實用並重,秉持的信念為「技術世界領先、應用台灣優先」,加強產學合作、落實產業應用,與國內外三十多家知名企業共同以循環經濟的概念創造價值;研究過程更重視國際人才培育及臺灣國際學術地位的提升,秉持著「帶台灣到世界、領世界到台灣」的信念,與國內知名學者共同爭取得世界會議來臺舉辦,包含四十年來首次在臺灣舉行的2016年第12世界過濾會議(2016 the 12th World Filtration Congress, WFC12)以及三十年來首次在臺灣舉行的2022年第16屆世界無機膜會議(2022 the 16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Inorganic Membranes, ICIM16),領世界到臺灣,更於2021年為臺灣爭取得薄膜分離領域之高點數SCI期刊Separation & Purification Technology三十年來的第一席期刊主編(Editor),顯示臺灣在國際薄膜領域之影響力。

 

  童教授在學界二十餘年已發表超過250篇的期刊論文且質量俱佳,受邀擔任許多重要大型國際會議的應邀大會講席(Plenary/Keynote/Invited Speaker)超過60場,不僅發表傲人的學術成果,更將創意轉化成可商業化的專利,多年來共有30多項發明專利衍生20多件技轉,輔導國內外上市櫃之國際知名公司超過二十家,累積了超過7000萬的技轉金與衍生利益金,並衍生一家新創公司ExtreMem Co.,在化工領域的產學表現相當亮眼。因此,於2022年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第二次獲獎)、2021年獲得頤賢文教基金會的「侯金堆先生傑出獎---環境保護類」以及東元文教基金會的「東元獎---化工/材料領域」、2020年獲得了中工會傑出工程教授獎與國科會未來科技突破獎、2019年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第一次獲獎)與未來科技突破獎,2018年獲得國家產業創新獎、2015年光寶創新獎首獎等多項殊榮的肯定。

 


 

學術勵進獎─土木系 施上粟教授簡介(迅得傑出學者)

 

Art editor Img

  施上粟教授畢業於本校土木系,博士畢業後曾於本校水工試驗所,及校外研究中心、學會擔任研究員,回系任教前曾赴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訪問研究,增加研究廣度及能量。施教授於2017年於本校土木系擔任助理教授,2018年、2022年分別於土木系升等為副教授、正教授,現兼任本校土木系副系主任,水工試驗所特約研究員及推廣組組長,及土木系水資源及災害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施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生態水文、河川水力、水質模擬、永續水綠能、生態系統防減災、河川濕地復育,致力於整合及開發水文水力及生態系統兩個不同領域的理論知識及技術,近年主要研究主題有三類:「都市河川水與能源共生之自然解方及防減災研究」、「感潮濕地生態水文水理模式」、「人工濕地水力及水質處理效率最佳化」。針對這些研究主題,施教授研發植生阻礙物生態水理模式,有效改進傳統水理模式必須率定粗糙係數曼寧n值的困擾,此模式成功量化防洪及生態保育間的權衡關係(植生位置、範圍、密度、高度),同時兼具學術創新及工程實務價值;率領臺大及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研究團隊,成功整合景觀生態學、棲地生態學、水理學,發展多維度河川魚類棲地品質評估模式,具體回答臺灣特殊河川特性下,古典河川連續理論、洪氾平原脈衝理論關切的關鍵科學問題。

 

  施教授長期推動濕地積極經營管理及明智利用,發表全球第一篇紅樹林棲地品質量化模式,以回應氣候變遷及海平面上昇對紅樹林濕地的威脅及因應策略,創新的紅樹林胎生苗漂移模式證實其墊腳石擴生行為,新穎的潮間帶水線數位地圖模式,證實紅樹林具備卓越的削減水流剪應力及海岸防護功能,提供重要的海岸帶自然解方(nature-based solutions)。施教授根據多年累積的科學數據支持相關論述,證明關渡自然保留區因紅樹林擴張雖能提高碳匯,但也增加洪氾風險並降低生物多樣性,提出的trade-off科學數據已協助政府推動該保留區解編,保護法令由較為保守的「文化資產保存法」,更動為鼓勵積極經營管理及明智利用的「濕地保育法」。

 

  施教授在研究及服務方面獲得以下獎項及肯定:科技部特殊優秀新聘獎勵、臺大新聘教師研究補助、臺大學術研究績效獎勵、臺大工學院學術論文與技術轉移獎勵、農工學報傑出論文獎、台灣建築醫學學會優秀論文指導獎,擔任Sustainability、Atmosphere、Forests等SCI期刊客座主編,協助審查超過20個不同類型期刊論文審查,曾獲Wetlands及Ecological Engineering等SCI期刊論文審查獎,並獲邀於SWS、TWS等國內外研討會擔任主題講者及邀請講者。施教授指導之學生亦屢獲肯定,包括:臺灣濕地生態系研討會論文競賽獎、台灣建築醫學學會優秀論文獎、國家公園優秀論文獎、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院長獎、科技部(國科會)補助參加國際研討會等。未來施教授將持續投入生態水利及永續水綠能等與水利工程永續發展及生態系統防減災的相關研究,並積極培養下一代優秀具跨領域整合及溝通能力的學生。

 


 

學術勵進獎─土木系 張家銘副教授簡介

 

Art editor Img

  張家銘教授畢業於本校土木工程學系大學部及碩士班結構工程組,並於2011年取得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土木工程與環境工程系博士學位。畢業後在美國地震工程聯網於伊利諾大學實驗室(Network for Earthquake Engineering Simulation at University of Illinois)資助下擔任博士後研究員。自2015年起張教授於本校服務、2019年升等副教授,主要從事結構工程領域之教學、研究等工作。目前張教授兼任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領域召集人、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與臺大土木合設之AI中心副主任。由於張教授主要學術專長為結構控制、智慧型結構、先進大型結構實驗、地震工程及非線性動力系統,因此於國際上擔任Structural Control and Health Monitoring和Smart Structures and Systems重要期刊編輯委員,至今曾擔任國內外數個期刊之特刊編輯委員,以及超過50個國際期刊之審稿專家。此外,張教授積極參與國內外學術組織並擔任要職,如於IC-SHM(2021-2023)擔任籌畫委員、IPC-SHM(2020-2021)擔任籌畫委員、2019 ANCRiSST擔任執行委員、IASCM擔任組織委員等,於國內擔任結構工程與地震工程兩學會之理事,為離岸風力發電技術規範審議會委員等。

 

  張教授積極於結構健康監測領域從事相關研究工作,並整合影像量測、人工智慧、新型感測等相關技術,致力研發建物、橋梁常時監、檢測策略與震後快速評估方法,利於全方位維護土木結構。於建物應用中,利用加速度感測器,搭配卡氏濾波器組、機器學習模型等,可對結構損傷狀況進行診斷,即時了解結構損傷程度與位置,可做為結構震後救災策略之依據;另外,搭配人工智慧卷積神經網路與深度相機,可辨識建物劣化與表面缺陷,利於工程師快速判斷結構修復、補強與重建等需求。於橋梁應用中,利用AI影像識別的能力與影像處理、電腦視覺等技術,搭配無人載具,建置橋梁巡檢之所需流程與工具,可增進主管機關日後養護工作之進行,並協助產業落實無人機應用與橋梁巡檢升級。該部分研究成果已於國內外多場會議發表並榮獲肯定,同時已發表數篇相關論文於頂尖期刊中,也協助學生團隊獲得第二屆領航盃-無人機創意應用大賽研發組佳作獎、2022資訊應用服務創新創業新秀選拔之優質新創組銀獎等。

 

  張教授另一研究課題為結構控制方法之研發。由於高科技產業為我國經濟命脈,面臨地震侵襲下,為保護生產設備之工作性,從而開發幾何非線性、飛輪、慣性質量,建構各式隔震系統與質量阻尼器。提出之新式控制系統除了可保護受震結構,亦可增強結構與其設備物之耐震性能,大幅降低設備物遭受超越設計地震侵襲之嚴重損害。該研究中,研發軌道式非線性阻尼器,藉由非線性之軌道與慣性質量參與,實現設計地震力及超越設計地震力作用下,能有效對抗遠域與近斷層地震,並能有效降低結構反應,發揮該有的控制能力。此外,該研發可應用在重要設備物的隔震系統,在中、小地震中,可以有效降低隔震層加速度;於設計地震力中,可以與最佳化線性隔震系統性能相符;於超越設計地震力中,亦可有效控制位移。該部分研究,除了發表數篇論文於相關領域之頂級期刊外,亦多次於國際演討會上獲獎,備受相關領域專家肯定。未來預期將相關控制裝置研發落實於業界,協助結構與重要設備物有效面對下一次致災性地震。

 

  除上述成果外,張教授曾獲美國、中華民國、中國發明專利共10項,並於國際IC-SHM2021與IPC-SHM2020人工智慧於結構健康監測中榮獲第二名與傑出獎各兩次、國際工程挑戰賽榮獲最佳論文獎、科技部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結構工程學會優秀青年結構工程教授獎、110年度臺灣大學績效獎勵、109年度臺灣大學彈性加給等肯定。張教授所指導之研究生,多次於國內外學術競賽獲得獎項與研討會獲得論文獎,未來也將持續以培育我國下個世代之結構工程、智慧型結構專業優秀人才為目標。

 


 

學術勵進獎─機械系 黃育熙教授簡介(均豪傑出學者)

 

Art editor Img

  黃育熙教授現為臺大機械系教授,他分別於2001、2003、2009年於臺大機械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並於2009年獲得科技部專案擴增留學獎學金,由千里馬計畫支援至密西根大學機械系進行訪問研究,返國畢業與兵役後,隨即於2011年進入臺科大應科所轉至機械系任職助理教授,2016年升等副教授並於2018年回到臺大機械母系服務,2021年升等為教授。研究興趣與專長於壓電材料暨壓電力學、智慧型材料與結構、致動器與感測器、固體力學、振動學與聲學、實驗力學、流固耦合、熱傳與熱應力、多場物理耦合、訊號分析處理等。

 

  學術工作任職期間曾獲得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2019年)、力學學會年輕力學學者獎(2020年)、2度獲得國科會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獎勵(2022、2015年)、3度獲得兩件國科會個人型研究計畫(2023、2018、2015年,學門前15%成績)、至臺大任職目前已4度獲得年度績優表現獎勵(2019至2023年)、臺科大教學傑出獎(2015年),並多次獲得機械工程學會、力學學會、航太學會的論文競賽獎項,亦曾獲得美律電聲工程獎的業界獎勵。指導學生12年半使學生獲得33獎項,醉心於基礎研究、應用開發的教學工作。

 

  基於壓電力學與振動的研究專長,除了發展新穎電聲元件、能量擷取系統、幫浦與混合器結構、特殊感測與致動技術,技術成果已有商品化應用之外,近期也利用機器學習與最佳化演算法進行固體力學反算技術與設計分析;另於原能會與核研所、以及金屬中心,曾進行核能結構焊接檢測與衛星酬載系統力學分析的研究主題;也曾處理中鋼、微邦、臺灣松下、群創、西伯、康舒、Google、富祐鴻等工業界的塑性軋延、結構衝擊、振動聲學、光測力學等理論分析、模擬計算與實驗量測配合的產業問題,積極投入產官學研的進展貢獻。

 

  實驗室團隊長期以來與烏克蘭應用力學科學院、馬來亞大學機械系、韓國昌原大學機電系具有國際合作研究的期刊文章發表,近期也與日本大阪工大及捷克科學院正進行研究合作。行政服務中,黃教授曾任力學學會財務委員並於現任科普委員會副主委,現職臺大慶齡工業中心副主任與大澤教育基金會董事,對於工程教育推廣工作不遺餘力;近期擔任臺大機械系機械工學博物館執行秘書,欲拓展機械工程於科學技術與社會領域,使社會大眾可視化的瞭解核心價值,用以完善大學社會責任並邁向永續發展的使命。

 


 

學術勵進獎─化工系 王勝仕教授簡介(迅得傑出學者)

 

Art editor Img

  王勝仕教授於1997年赴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化工系攻讀博士,並於2002年獲得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研究主題為利用工程科學之工具及方法探討阿茲海默症之相關致病機制。在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生物化學及生物物理系進行1年博士後研究工作後,於2003年返回臺大化工系擔任助理教授,並於2006年升等為副教授、2011年升等為教授。

 

  王勝仕教授之研究主要利用生物化學、反應工程、熱力學、輸送現象、生物物理、及分子模擬等領域之方法及技術,探討與蛋白質或生物分子相關之主題。研究主題1為探討與蛋白質類澱粉症相關之蛋白纖維化行為、蛋白類澱粉纖維特性、及類澱粉纖維誘導細胞毒殺性之分子機制。研究主題2為尋找及測試對於蛋白聚集/纖維化具抑制作用之化合物。研究主軸3為探討與視覺相關眼疾白內障之分子機制及可能治療方法。近年來,致力於設計與發展不同維度之蛋白質類澱粉纖維複合材料,並尋求此些類澱粉纖維複合材料於催化反應、分離程序、藥物傳送、電化學感測、水質淨化、及符合永續性之生物塑膠等方面之應用。

 

  王勝仕教授任職臺大化工系期間,曾獲得臺大教學傑出獎(101,111學年2次)、臺大教學優良獎(95,96,100,108,109,110學年6次)、臺大化工系優良導師獎(98,99學年2次)、臺大優良導師獎(100學年)、及臺灣大學111,112年度績優教師。榮獲台灣生物技術與生化工程學會"2019年學術服務獎"及亞洲生物技術聯盟"2019年傑出貢獻獎"。王勝仕教授曾主辦2018年第24屆亞太青年生化工程國際研討會及擔任大會主席;目前擔任亞洲生物技術聯盟執行委員,台灣生物技術與生化工程學會理事。迄今兩次擔任SCI優良期刊Journal of Taiw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客座編輯;目前擔任SCI傑出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編輯。

 


 

學術勵進獎─化工系 吳哲夫教授簡介(志聖傑出學者)

 

Art editor Img

  吳哲夫教授於2001年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獲得化學工程學士學位(輔修工商管理),並於2005年在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獲得化學工程博士學位。畢業後獲得傅爾布萊特獎學金,前往國立臺灣大學研習化學工程一年。在2009年擔任國立臺灣大學教職之前,作為博士後研究員繼續學習了三年。

 

  吳哲夫教授的研究領域是程序系統工程,包括化工製程的設計、控制和優化。在吳教授的職業生涯中,他研究了全廠程序控制、綠色製程設計、批次結晶製程優化以及強化(節能)蒸餾製程(包括反應蒸餾、隔牆塔和堆疊側流序列)的設計和優化等問題。在全廠程序控制方面的研究,包括全廠控制架構如何影響程序的運作,特別是在產量變化的情況下,以及其會如何影響程序的經濟效益和對環境的影響;而在綠色製程設計方面,則包括設計、控制和優化「利用可再生原料生產化學品」的製程;吳教授在批次結晶製程優化之研究中,涉及應用高效演算法來研究二維結晶系統及尺寸和溫度相依結晶系統動力學中不同目標函數之競爭關係;最後,在強化蒸餾製程方面,研究包含反應蒸餾(化學反應和蒸餾在單座塔中同時進行)、隔牆塔(以三成分系統為例,在塔中添加內部分隔壁即可在單座塔中分離出高純度的三種產物)以及堆疊側流序列(側流可以減少所謂的「再混合效應」;塔堆疊則能夠進一步降低能源消耗)。

 

  除了學術研究外,吳哲夫教授也身為計畫主持人或是其他學術研究人員的共同計畫主持人參與了許多與工業合作的研究項目。這些項目涵蓋了製程工程的各個主題,包括結晶、過濾和回收的全廠化工製程優化、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之製程建模、生產氯乙烯單體反應器的建模和放大、焦爐煤氣的淨化、純化後對苯二甲酸結晶製程的優化以及開發「聚合製程中品別轉換期間熔融指數控制」的製程引導工具等。

 

  吳哲夫教授在教學上也備受讚賞,曾多次因傑出教學而獲獎。目前在臺大講授四門課程,分別為:化工程序設計(大學部)、程序控制(大學部)、化工程序設計實作(大學部)以及高等程序控制(研究所)。

 

  吳哲夫教授多年來擔任化學工程學系Chem-E-Car大學競賽團隊的領導者,也是許多計畫的共同主持人,包括一個Chem-E-Car高中生夏令營,也和一位同事一起設計及教學臺北市高中五校聯盟的高中微課程。

 


 

學術勵進獎─工科系 李佳翰教授簡介

 

Art editor Img

  李佳翰教授於1995年獲得本校物理學學士學位和1997年獲得本校電機工程學研究所電波組碩士學位,他的碩士論文研究主要為非對稱光纖耦合器之電磁模擬分析,於2005年在普渡大學獲得電機和計算機工程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研究主要為奈米光子學之訊號處理,包括近場不規則繞射光學元件和電漿子場增強結構。李教授於2006年起任教於本校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直至今,他的研究包含了檢測、傳感、能源、微波、成像、雷射、電漿子場、奈米光學微影、科學計算等等,並常於與學術和研究單位合作進行跨領域之研究。李教授於2018年7月至2018年10月在日本國立研究開發法人物質・材料研究機構訪問研究。2017年3月至2023年2月期間擔任臺大與工研院合設奈米科技研究中心主任,負責銜接臺大與工研院研究團隊之間的合作。2020年1月起在校內擔任臺大光電創新研究中心基礎光電科學組組長,服務並促進相關基礎光電科學在學術與產業之應用和相關研究合作。2022年3月起擔任工研院材料與化學研究所無薪特聘研究員。除此之外,李教授近年也致力於將學術研發推展至產業界,除了獲得多項專利和執行產學計畫之外,李教授經本校同意擔任相關科技公司之顧問,協助並建議產業的科技研發及促進產業發展。李教授長期保持學習心態於先進創新之學術研究和迅速多變之產業科技,喜於跨領域研究團隊中共同合作,樂於專注研究主軸並致力於利用基礎科學之研究於工程科技之應用。

 

 


 

學術勵進獎─材料系 周苡嘉教授簡介

 

Art editor Img

  周苡嘉教授於2010年獲得美國加州洛杉磯大學(UCLA)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隨後在IBM華生研究中心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兩年,2012年返臺任職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2020年升等為教授,於2022年2月加入國立臺灣大學材料系擔任教授迄今。周苡嘉教授於2017年獲得IBM Faculty Award,2019年獲得台灣傑出女科學家新秀獎,2018年獲核科技部年輕學者養成計畫-哥倫布計畫。周教授擔任台灣顯微鏡學會監事,曾任台灣物理學會理事,曾任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功能奈米材料中心計畫審議委員,並多次受邀國內外學術研討會進行演講及擔任研討會籌備委員。

 

  周教授以電子顯微鏡專長為基礎,利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研究不同材料系統成長動力學與磊晶性質,擴展研究範圍與深度,至今已成功地提出幾項重要的奈米尺度物質行為現象的實驗與理論,近年同時發展化合物半導體與合金的研究,研究成果被刊登於國際頂級專業期刊,如:Science、Nature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Nano Letters、Advanced Materials等,相關研究成果亦獲得臺灣專利與美國專利各一項,其它專利正在申請中。

 

 

 

 


 

學術勵進獎─醫工系 林宗宏教授簡介(均華傑出學者)

 

Art editor Img

  林宗宏教授於2009年獲得國立臺灣大學化學博士學位,服役一年後,分別於國立臺灣大學與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他於2014年開始教職工作,2014至2022年任職於國立清華大學,於2023年加入國立臺灣大學。他目前是醫學工程學系的教授,研究領域包含:自驅動(生物)化學感測器、生物醫學診斷元件、穿戴式醫療電子產品及遠端智慧監控平台及用於生物電刺激應用的微奈米材料/發電機。學術生涯已發表SCI論文逾140篇,論文總引用超過13500次,個人h-index為55;發表期刊包含Nature Communications及Science Advances等高影響力期刊,多篇論文被選為雜誌封面,相關成果也獲新聞媒體報導。研究表現獲2022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2021國科會吳大猷獎、2021及2022國科會未來科技獎、2021及2022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年度及生涯)、2019 IEEE-NANOMED New Innovator Award等肯定。他也致力轉化研究成果,除了為30項發明專利發明人外,技術也成功技轉給國內廠商;目前也持續與日本及國內廠商進行產學合作,協助產品之精進及開發。

 

 

 

 

 

 


 

學術勵進獎─環工所 于昌平教授簡介(志聖傑出學者)

 

Art editor Img

  于昌平教授於1995年在國立臺灣大學土木系取得學士學位,後於2001年在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2001年至2003年在中華民國陸軍服預官役,在2003年退伍後赴美國田納西大學土木暨環境工程系及環境生物技術中心(2003-2005)、德州農工大學土木系及化工系(2005-2008)、密蘇里大學土木暨環境工程系(2008-2009)進行博士後研究。2009年至2015於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擔任研究員,2015年獲財團法人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積極爭取國外優秀年輕學者獎助」返臺於臺大環境工程學研究所服務至今,目前擔任教授一職。於2023年4月至9月在美國華盛頓大學土木暨環境工程系擔任訪問教授。于昌平教授過去曾擔任美國微生物學會臺灣大使(2016-2018),目前擔任臺灣微生物生態學學會理事長及臺灣生質能技術發展協會理事長。于昌平教授同時是環境領域重要SCI期刊Chemosphere及Critical Review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副主編。

 

  于昌平教授研究圍繞微生物電化學技術、微生物生態、生物能源開發、生物復育等,在上述領域已展開了系統的研究,發表了相關學術論文,並建立了一定的學術影響力(Google Scholar Citation 9480次; H-index=53)。過去五年,于昌平教授基於微生物資源管理的中心思想,將功能微生物應用在節能減碳環境生物技術的開發,主軸議題包含了新型微生物電化學系統及功能微藻耦合薄膜技術的開發等。例如我們應用植物微生物燃料電池,高效復育被重金屬污染的土壤;將植物微生物燃料電池成功和綠屋頂結合,開發出產電型的綠屋頂;將微生物電化學原理結合微流道技術開發出新型生物傳感器;開發出新型生物陰極微生物燃料電池,以微生物取代高價的化學催化劑;我們將微藻固定化技術結合陶瓷膜過濾,可有效減少污水處理出水中氮、磷、新興污染物的排放等。此外,我們臺大研究團隊(顧問張慶源榮譽教授及蘇忠楨教授)成功在新北市一民生污水處理廠設置沼氣硫化氫去除及沼氣發電設備模廠,展示民生污水處理廠沼氣發電的可行性,為未來污水廠邁向創能及減碳路徑提供了參考。近期並與土木工程學系葛宇甯主任進行合作,將環境生物技術應用到土壤液化整治。期待未來能與校內各位先進有更多跨領域合作。

 


 

學術勵進獎─建城所 林家暉助理教授簡介

 

Art editor Img

  林家暉博士在2017年受聘回臺任教,並於2019年獲得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於此之前,林博士在2012年於澳洲墨爾本大學以「戰後臺灣:由他者的角度探索認同與建築的文化政治建構」的論文研究取得建築歷史與理論博士學位。在澳洲期間,林博士也在墨爾本大學的亞洲中心以及建築學院開課教授臺灣建築、臺灣電影、建築設計,以及建築、城市歷史與理論相關課程。在2014年到2016年間,林博士受聘到馬來西亞泰萊大學任教並進行研究,在馬期間也協助該校建築碩士學程取得馬來西亞建築師局認證。

 

  林博士的研究承襲批判及比較性的方法論,在地域上跨足臺灣、東亞、東南亞及澳洲;在領域上則跨足建築、城市研究、藝術、設計、歷史理論、博物館學、後殖民理論、文化資產保存及文化研究。這樣的研究範疇與其衍生的理念也賦予他對於亞太地區建築及其視覺再現、歷史、文化政治、創意產業及社會脈絡的敏感度,還有對於融合其與西方知識論體系的批判性與比較性研究專長。

 

  林博士近年的研究以「殖民地化的建築」(colony architecture)概念來思考亞洲建築理論的定位與發展方向。亞洲由於浸潤於帝國主義乃至於西方文化主導的全球化氛圍,其當代的視覺再現與理論化呈現出一個介於西方知識論及當下亞洲崛起史實的複雜性。林博士的研究主張亞洲的建築與城市正因為受到西方權力知識體系持續影響的緣故,帶有殖民地的屬性;但其發展也因為這樣的特性激發出其後殖民情狀所帶有的亞洲主體性建構與雜揉韌性。持續地以這個概念作為跨領域及跨地域的公約數,針對區域性的案例(如臺灣建築、馬來西亞建築、或是區域性的東南亞熱帶建築等)作歸納性的研究,林博士的公約性理論建構,在這幾年間有計畫性地正以一個長期的專書系列討論來逐步整合研究的成果,除相關期刊與研討會論文外,林博士目前已由國際知名學術出版社出版發行三本專書,分別為Heteroglossic Asia (2015), Architectural Theorisations and Phenomena in Asia (2017) 以及The Postcolonial Condition of Architecture in Asia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