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大工學院簡訊

學術成果

葉佾叡、林葳、江偉宏*、童國倫* : Plasma-engineered graphene quantum dot-based nanocomposites as smart CO2-philic membranes with extremely high separation performanc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476, 146547. (Oct. 2023)
  • 發布單位:工學院

  二氧化碳(CO2)排放引起的全球變暖問題日漸嚴重。此議題不僅在環境領域引起廣泛關注,更被視為實現2050年淨零碳排放目標的關鍵。為因應這一迫切的需求,新興技術的研發與應用變得至關重要,特別是針對長期分離和捕捉CO2的先進材料。「膜」技術在工業規模的CO2分離與捕獲方面具有有效性,可用於提高分離和純化效率CO2。然而,在目前開發的膜材料中,傳統的高分子Pebax聚合物 (聚醚-共聚酰胺的共聚物)的CO2分離膜受到複雜製造、昂貴的化學品、難以控制的納米結構和低效性能的困擾。此外,在分離過程中使用光學方法難以監測CO2分離效率。因此,迫切需要開發具有卓越且可控性能的先進功能材料,用於低成本、高效和可檢測的CO2捕獲和分離的薄膜科技。這份研究報告中,介紹電漿工程將生質能衍生石墨烯量子點(Graphene Quantum Dot , GQD)與 Pebax 基奈米複合材料薄膜,作為具有極高CO2分離性能和穩定固態螢光特性的智能CO2親和性膜(圖一)。圖二說明GQD為零維(0D)幾何形狀、表面官能基和氮摻雜,可以增強對CO2的親和力以進行CO2捕獲和分離,最適化GQD@Pebax膜結果為415 Barrer (提升約Pebax四倍通量),CO2/N2選擇性為125 (提升約Pebax三倍),並和圖三的文獻進行比較均實現極高的CO2分離性能。另外,圖四在CO2分離過程中也測試GQD@Pebax膜進行CO2濃度感測。本研究不僅建立在量子材料複合薄膜提供超高表現CO2捕捉、分離機制的探討與在線CO2感測,同時也為清潔能源、環境和生物醫學應用提供了實際可實施前瞻技術的驗證。(化工系童國倫教授提供)

 

 

 

圖一、GQD@Pebax 薄膜,可實現極高的 CO2 分離和的高靈敏CO2 檢測

 

 

 

圖二、Pebax 和 GQD@Pebax 氣體分離  

 

 

 

Art editor Img

圖三、GQD@Pebax 薄膜和近三年文獻比較

 

 

 

圖四、光致發光光譜應用於GQD@Pebax薄膜對於二氧化碳監測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