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下半年本院迎來年度最大盛事—工學院綜合新館落成。工學院綜合新館主要由財團法人宗倬章先生教育基金會捐助,及在歷任校長與院長共同努力之下,於2018年終於正式動土,2022年興建完成並於同年9月舉行落成典禮。預計未來做為機械系館用途之工綜新館是一座地上七層、地下一層,總面積為三千三百餘平方公尺,而樓地板面積也高達近兩萬平方公尺的建築物。在綠建築的規範設計下,全棟不但有高瓦數的太陽能板設計,也有雨水回收再利用的系統;同時保留「機械舊館」做為歷史建物,將其活化利用,未來設有展示室、輕食餐廳與多功能活動空間以展現人文與科技共融的精神。落成典禮中也為館內「成志國際演講廳」的命名、宗成志先生塑像與宗倬章先生教育基金會紀念銘板進行隆重的揭幕儀式,為工學院開啟了重要的新篇章。
除了新館舍的落成,本院自2020年由陳校長文章於擔任院長期間推行之鼓勵專任教師精進學術生涯成就之「學術勵進獎」與獎勵優秀畢業生之「研究生院長獎」在2022年皆有重大進展。學術勵進獎得到志聖工業、均豪精密工業及均華精密工業捐助,約定10年間每年共同捐贈100萬元,總計捐助1,000萬元捐款;志聖工業梁茂生董事長與迅得機械官錦堃董事長另以個人名義於10年間分別捐助300萬,總計600萬元;琅河投資黃河東董事長於7年間捐助100萬元,以及本院材料系王文雄名譽教授捐助125萬元支持此獎項。2022年度總計11名教師獲得學術勵進獎,其中5名教師獲得由上述企業大力捐助而增設之傑出學者獎項(志聖、迅得、均豪、均華傑出學者等)且提高獎勵金額至30萬元。研究生院長獎則於2022年度增加指導教授獎項,以感謝教師長期不間斷地精進研究與教學工作;另獲獎學生人數由原定以該年度碩博士班畢業生名額之5%提高至10%,使得獲獎碩博士生與教師共計達170人次。而捐助企業亦由2021年17家增至27家,且有多家企業已連年捐助支持研究生院長獎,2022年總計募得捐助金額近300萬元。除此之外,本院自2001年起設置之「宗倬章先生講座」及近三年增設包括「斌彥先生講座」與「慶琅先生·詮達化學講座」,亦由民間企業(宗倬章先生教育基金會、四維創新材料、詮達化學等)支持以獎勵院內學術地位崇高或產學合作績效卓著教師,至今獲獎合計共53名。院方特別感謝企業常年來給予本院師生及院務發展持續的愛護與關注,幫助院內完成大型館舍興建、支持師生各類獎項、人才培育方案以及進行多元創新產學合作,工學院將繼續推動包括增設教師研究獎勵方案與積極爭取學生在學期間各項獎學金補助發放,以鼓勵師生專注投入各項前瞻研究與產出更多優秀學術成果。
除了院內獎勵師生獎項,工學院教師卓越表現屢獲國內外大獎肯定,包括土木系蔡克銓特聘教授榮獲教育部第26屆國家講座主持人;化工系藍崇文特聘教授榮獲PVSEC Award以表彰其在太陽光電領域的長期耕耘與貢獻;機械系陳亮嘉特聘教授深耕光學檢測技術研發,成立「先進自動化光學檢測設備研發聯盟」,引領產業共同發展創新產品技術,榮獲財團法人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第29屆東元獎;材料系林新智教授在形狀記憶合金、生醫合金、高儲氫合金、鎂鋰合金及可降解生醫材料等領域產出多項創新性突破,提升國內產業的國際領先地位及競爭力,榮獲2022年侯金堆傑出榮譽獎;機械系林沛群主任獲選2022國際工程與科技學會會士;機械系呂明璋教授獲選為國際先進材料學會會士;化工系陳賢燁教授團隊之「氣相製程技術創建多功能細菌淨水裝置膠囊」,能有效提升環境水污染處理效能,榮獲2022馬來西亞MTE-SDG永續國際發明獎金獎;以及化工系闕居振副教授榮獲2022年度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教師於各領域之前沿研究亦大放異彩,機械系蕭浩明教授與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高憲立團隊開發全球首創腦中風快篩影像技術獲國際主流媒體刊登,其研究成果榮登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應力所陳建甫教授與材料系羅世強教授等國際學者共同合作研發之整體式聚合物修飾之多層微流體紙張元件應用於疾病檢測之研究獲選為 Sensors & Diagnostics 期刊封底;環工所蕭大智教授團隊發現PM2.5不同排放源及健康危害特性有別,懸浮微粒氧化能力更具空品代表性之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國際期刊Environmental Pollution。
新的學期開始,盼望您能繼續支持本院各項院務,也在一年之初祝福各位前輩賢達、教師同仁平安健康、工作順利有成!
弟
|

敬上
|
202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