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大工學院簡訊

校友動態

【校友企業家故事】HOPAX聚和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郭聰田董事長
  • 發布單位:工學院

Art editor Img  1968年我從臺灣大學化工系畢業,1970年留學美國,1974年取得美國密蘇里大學化工博士,隔年返台創立HOPAX聚和國際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成立財團法人聚和文化藝術基金會,長期支持台灣藝文活動及音樂人才的培育。這些年來,很榮幸的個人與公司曾得過許多獎項(中華民國產業科技發展獎-個人卓越成就獎、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科技管理獎-個人金質獎、經濟部優良產業科技發展獎之優等獎及傑出獎、國家品質形象獎、國家發明獎銀牌、產業科技發展獎之傑出創新企業獎、台灣精品獎…等),更難得地,聚和基金會也獲得高雄市高雄文藝獎,以及兩次文化部文馨獎之國家級的肯定。 許多人可能會認為「獲利」才是企業的本職,為何以如此認真的態度去支持與「營利」毫無直接貢獻的文化藝術活動呢?我的看法是 :「獲利只是企業最基本的責任之一,企業在社會責任的付出,更能真正突顯企業存在的價值,我們為社會關懷的努力與成果將成為公司未來能否永續發展很重要的競爭力」。

 

 

精細化工對人類的價值與意義

  我個人很幸運也很驕傲地能以化工這個領域奉獻我的一生。化學是一種研究物質的科學,而化工是將化學科技實用化,它對於人類的文明發展與生存所面臨的重大議題(如:食、衣、住、行、育、樂、能源、健康、壽命、生活品質…等)都有極大的貢獻。雖然在現代的社會裡,化學科技遭受不少誤解,認為化學是造成污染問題的元兇。對於這些負面印象,歸根究底,問題並不在於化學科技本身,而在於人們使用化學的心態,正如其它許許多多人類社會的大問題一樣,其根本的原因都來自人類「貪婪」的本性。真正必須覺醒淨化的是政府、企業,以及全世界消費者的意識,這需要所有人共同的努力來扭轉人類的貪婪思想和不當作為,才可建造一個健康、富足又快樂的美好世界。

 

 

感恩所有 回報社會

  一個出生於苗栗苑裡鄉下的小孩,在六十幾年前戰後一切百廢待舉的時代,我隻身從家鄉前往台北求學,從成功初中、成功高中、一路進到台灣的最高學府,可說是千人取一的幸運兒。當年我即深知自己享用到台灣最寶貴的教育資源,滿懷感激之情外,更清楚知道未來有責任要加倍回報這個社會。在台大自由的學風之下,能與許多優秀的同學一起共同學習成長,畢業後很順利地前往美國進修,讓我見識到一個先進的國家和人民,除了有最先進的科技外,還有他們守法、誠信、創新、勇敢、冒險、樂觀、團隊合作及追求卓越的一面。讓我更清楚地看出我們的優缺點,深信只要我們更務實的努力,就可以打出一片屬於我們的天地。因此,我在取得博士學位隔年隨即回台創立聚和公司至今。

 

創新 分享 關懷

  多年來,我在公司新進人員教育訓練時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如果愛因斯坦不會拉小提琴,你認為他還會是本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科學家嗎?」對此問題,我給的答案是否定的,我認為一個人唯有在工作與休閒生活得以均衡的人生,才有可能支撐一個人活到七十五歲仍不減其工作熱情並維持極傑出的創新能力。

 

  數十年如一日與世界第一流廠商競逐的打拼經驗裡,我深深體會到藝文對於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性。公司應當提供一個讓人能發揮能力和心靈成長的環境,唯有擁有身心健康的員工,才能產出對社會健康有利的產品和服務,也唯有擁有身心均衡的團隊才能展現一流的創造力,打造出世界級的競爭力。

 

  聚和從創立以來一直蘊養著正向、進步又善良的信念和組織文化,我們更進一步將這些核心理念精煉為「創新、分享、關懷」的企業靈魂。「創新」是一種生命的現象,任何人事物只要停止創新,其實與死亡已經沒有太大的不同,創新會使得生命充滿活力以應付人生的考驗。「分享」是透過共同學習與成長,凝聚團體的力量,來達成更大的成就,分享還有個更深層的意義是,透過與人的連結,可以打破個人的孤獨感。「關懷」是對別人及社會的關懷,每一個人都獨立卻又依存於社會,所以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有更美好的社會和環境就能有更幸福的個人,這也是佛學意涵的「大慈悲心」,是一種使人得以永生的靈魂。

 

聚和的使命與願景

  企業經營環境險峻又充滿危機,企業要活過一天都像野生動物度過一個夜晚般的不容易,必須隨時存有危機意識,不停地創新求變,不斷地有生力軍加入,透過共同學習,勇於挑戰並追求成長,才能一棒接著一棒成為一個永續經營的有機體。公司的存在不僅止在於獲利,而沒有獲利企業就無法生存的另一個重大的使命則是在於「人力發展」,在所有生產要素之中唯有人力是無價的資源,因為人力是生命,浪費人力是一種罪惡。公司要創造一個對的發展環境,提供健康的生態及有養分的土壤,孕育人才像是在這塊園地上生長的每一朵花,期許每一位都能有堅強的自我發展意志,進化為充分綻放的花朵,展現生命力之美。我期許每位同仁不但能成就自己也要成就他人,共好造就一個優秀的團隊,使大家都能成為美麗綻放的花朵。一朵美麗綻放的花朵是一種單純之美,而滿山遍谷璀璨奔放的花叢則是集體之美,更是偉大之美。我認為每個人一生當中至少要有勇氣與志向去參與一個偉大的志業,享受偉大成功的喜悅,就像當年美國有30萬人一起努力將Apollo 13成功推向月球,並且安全返抵地球的偉大壯舉一樣,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都是共同達成此項人類偉大任務的成功者,那怕他(她)的工作只是為太空人縫製了太空衣特殊結構的一小段褲管。

 

  近半世紀來,堅持深耕基礎技術與跨界整合的經營策略,終於讓聚和建立了深厚的磐石,在我們所經營的事業領域(特用化學、精密化學、N次貼、個人保健與新藥發展) 都能展現持續的創新和市場競爭力。當四十年前我們開始耐性地深耕基礎技術時,我們並不知道我們的產品會被用到電動車、銅箔、被動元件、新冠病毒的治療藥物與疫苗上。而四十年後又會是個什麼樣的世界,相信沒人說得準。唯一可確定的是,四十年後的人類長得跟今天一樣,忙碌著一樣的人生追求 - 離苦得樂。人類仍將面對著同樣的重大議題:食物、能源、清潔飲水和空氣、綠色環境、健康生態的土地、健康、醫藥、保健、創新科技…等。相信只要堅持創新並努力不懈,無窮的機會將等著我們去做出人類里程碑上重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