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大工學院簡訊

最新消息

陳賢燁教授實驗室學生榮獲2021年綠點子國際發明暨設計競賽最高獎項「鈦金獎」
  • 發布單位:工學院

 

  隨著全球經濟發展,能源使用量急遽增加,造成嚴重的全球暖化問題,因此能源與環境保護是目前各國政府極為重視的議題。有鑒於此,特舉辦2021年第三屆綠點子國際發明暨設計競賽,綠點子即綠色科技,希望能提供未來解決能源與環境保護議題的創新發明與設計。2021年第三屆綠點子國際發明暨設計競賽旨在助力產業技術進步並促進產學合作與創新研究文化,以及鼓勵優秀人才積極投入創新研發工作,不僅能宣揚優秀發明人的智慧專利創作,更能促進國際交流,為發明新產品拓展海外市場,此外,藉此機會還能提高專利產品的營銷和市場價值,進一步促進產、學、研三方機構的國際化交流與合作。

 

  本屆綠點子國際發明暨設計競賽計有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尼、中國、香港、臺灣等國家共173 隊參加,本院化工系陳賢燁教授實驗室學生共組成2隊參賽,2組成員雙雙榮獲競賽最高獎項「鈦金獎」殊榮。此兩組獲獎成員分別為以「氣相結構操控製程創建多功能之硬骨及軟骨組織修復裝置」參賽之張育銘、張乃云、胡書嫚、草彅達也,與以「新型可調控光學特性及生物功能之人工水晶體」組隊參加之吳亭瑩、李沁芸、蕭家麒及魏婉瑩。

 

  以「氣相結構操控製程創建多功能之硬骨及軟骨組織修復裝置」參賽團隊之核心技術為使用氣相乾式潔淨製程組裝功能性組織工程支架,此創新製程相較於傳統無需有機溶劑、起始劑等,大幅縮短製程時間,僅需以「單一」步驟之製程,對於環境的友善程度及製程效率提升許多。另外,此產品透過包覆患者自體血小板血漿或骨髓間質幹細胞,作為替代或修復受損部位之植入物,植入患部後釋出生長因子以加速受損組織恢復正常生理功能,並可客製化材料軟硬度、孔洞大小等結構特性,且藉由包覆各種生物功能性分子以因應不同醫療需求,達成多功能的應用,具有幹細胞精準治療之發展潛力。

 

發明類社會組-鈦金獎:「氣相結構操控製程創建多功能之硬骨及軟骨組織修復裝置」,由化工系陳賢燁教授實驗室成員張育銘、張乃云、胡書嫚、草彅達也共同完成此項作品。

 

 

  以「新型可調控光學特性及生物功能之人工水晶體」獲得鈦金獎肯定的團隊係結合綠色潔淨製程與調控液體光學技術,為白內障病患帶來新一世代的客製化人工水晶體,此創新產品具備「光學操控性」及「生物功能性」,並具備以下五大特色:(1)仿生設計,達到肌肉調節的能力;(2)獨家表面修飾技術,預期將減少二次白內障之風險;(3)特殊光學曲率設計,一併解決老花及遠近視問題;(4)長時間植入人體內具更佳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性及耐久性;(5)綠色乾式潔淨製程減少環境負擔,達到環境友善的目標。

 

發明類社會組-鈦金獎:「新型可調控光學特性及生物功能之人工水晶體」,由化工系陳賢燁教授實驗室成員吳亭瑩、李沁芸、蕭家麒、魏婉瑩共同完成此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