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運用數位影像相關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DIC)於全域應變場的測量已經相當成熟,然而DIC方法無法在不做材料組成律的假設下提供全域應力場的資訊。我們的研究群發展創新的數據驅動鑑定法(Data-driven identification),在不需組成律假設下即可量化全域應力場。此方法搭配成熟的DIC量測即可同步量化材料全域應變與應力場,進而讓我們可以更細緻的探討相關力學與材料行為,為實驗力學領域開了一扇窗。
在這篇期刊中,我們使用數位影相關法(DIC)與數據驅動鑑定法(DDI),研究銅鋁錳記憶合金試體的在壓縮負載下的超彈性力學行為(圖一)。有別於以往使用材料模型進行逆問題計算得到材料參數與應力資訊,本研究所使用的數據驅動材料特性分析(DIC+DDI)架構,以滿足物理定律(變形相容方程式與應力等效方程式),並搭配樣品幾何、應變狀態與邊界負載的總合力等資料,透過DDI的最佳化演算法,即可得到材料的全域應力應變響應。根據全域應力應變響應資料,我們可以進一步分析銅鋁錳記憶合金的超彈性行為,例如,單晶銅鋁錳記憶合金試體在壓縮負載過程中的麻田散體相轉變(martensitic phase transformation)與能量消散(energy dissipation)的分佈變化,並進一步分析歸納此兩種物理行為的特性(圖二);以及雙晶銅鋁錳記憶合金在循環壓縮負載過程中,超彈性力學行為的功能性疲勞(functional fatigue)即相轉變臨界應力的下降行為,與此功能性疲勞與殘留應變的關係探討(圖三)。(土木系陳俊杉教授提供)

圖一、以數位影像相關法(DIC)與數據驅動鑑定法(DDI)測量銅鋁錳記憶合金在壓縮負載下,試體表面(Area of interest, AOI)的全域應力應變響應。

圖二、(左圖) 單晶銅鋁錳記憶合金試體在負載中的軸向應力應變場(σyy, εyy)。(右圖) 卸載過程中,試體內部的麻田散體相轉變發生的區域(Δξ)與能量消散發生的區域(ΔWd)。

圖三、(左圖) 雙晶銅鋁錳記憶合金試體在第一、第十與第二十次的循環負載中,發生相轉變的臨界應力場分布(σs),白色虛線為晶界。(右圖) 軸向應力應變(σyy, εyy)、相轉變臨界應力以及殘留應變在三個觀測點(點A, B與C)隨循環壓縮負載的變化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