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聖成立於1966年,55年前,以五萬元創業,因為在台北孔廟附近,故取名志聖工業公司,該公司橫跨電子產業、印刷電路板、面板、半導體等產業的光熱設備供應商,是一家有「溫度」的公司。
梁茂生回憶,1966年考完大專等放榜時,就在家裡跟著大哥創業幫忙,可說是公司的第一個學徒,公司原為理化實驗醫療儀器的生產,跟隨台灣電子工業的發展,開始提供德州儀器/通用器材電子公司烤箱,1972年起與PCB結下不解之緣,今年PCB設備佔營收五十多億的50%以上。
1980年前後,梁茂生與化工系的同學丁祖基前去日本取經UV技術,從加熱設備拓展到光技術設備,這是志聖非常重要的跳躍。當時UV機與南寶樹脂合作,不但環保且具成本優勢,並得到台灣製鞋大廠的青睞,用來做為鞋底照射之用,以接合鞋面與鞋底。這款設備,不僅為製鞋業者大幅降低製造成本,經UV機照射後的產品,更通過Nike、Adidas、Puma等名牌驗證,全世界每三雙運動鞋就有二雙是由C Sun UV機照射過的。
PCB業界都在鼓吹設備廠商開發替代進口設備,自動曝光機、自動壓膜機因應而生,當時志聖克服研發過程的困難重重,目前自動壓膜機已是世界銷量第一。
1991年梁茂生接任志聖總經理,1999年志聖工業(2467)掛牌上櫃,二年後上市。2006年志聖歡慶40周年,也開始邁入「併購期」。2006年併購晶研科技,引進核心技術「電漿」;緊接著2007年再併購生產自動化設備的譜德科技,這二家都位於竹科的公司,因為被併入志聖,促成志聖設立竹科分公司,在2010年將電漿產品發揚光大,一年賣出100餘台乾式電漿設備,太陽光電產業中間遭逢全球不景氣,風光不再。
2012年,志聖入主生產藍寶石晶圓圖樣化(PSS)的華順,當初是看好LED照明的市場前景,然而華順的製程技術遲遲未能突破,連續虧損四年,董事會決定認賠止血,當時累計虧損逾9億元,是志聖掛牌上市後第一次未發放股利,而此番打擊也使竹分公司也正式於2016年熄燈。志聖在隔年順利恢復元氣,展現亮眼的經營績效。
志聖以「皆大歡喜-All Win」為經營理念,以成立一家顧客、股東、內外部夥伴都樂於長期維持關係的企業。全公司推行「蒸健康」的蒸食午餐,以少油鹽去炒炸的料理方式把關同仁的飲食健康。《咱的志聖》月刊迄今逾23年,是企業同事間與家庭資訊互通的橋樑,並於志聖今年55週年發行《志聖笑話集》第四集《唯妙微笑》,將正向樂觀的心情帶給社會大眾,與人結好緣。
志聖2009年開始導入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與成功有約」一書,透過新人訓練、月會、讀書會及內部刊物等多方宣導,塑造共同觀念,讓企業內部的同仁能用相同語言溝通,一點就通,更容易建立共識。
梁茂生在青年時期曾參加台北青商會,九年前化工同學介紹加入扶輪社,目前分別擔任電路板協會、電子設備協會及台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成功中學校友會副理事長。志聖成為PCB與面板製程設備領導品牌的同時,也組G2C+聯盟,開始發展半導體設備,希望成為未來營收的重要來源。
梁茂生36年次,常於假日運動登山,有感於現代社會的生活模式易忽略身心健康,致力於推廣健康知識並鼓勵實踐,如出版《上下樓梯需知小卡》,分享膝蓋保健知識;推廣「黑色養生術:黑蒜頭、70%以上的黑巧克力等」,作為開會點心及贈送外賓的禮品。
大學時期加入晨曦佛學社,擔任第十屆社長,提倡儒佛兼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