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大工學院簡訊

學術成果

甘名揚、Ju Ho Shin、Chi-Ta Yang、張仲凱、李立偉、陳柏豪、呂光烈、Jong Suk Lee*、Li-Chiang Lin*、康敦彥*: Activation-Controlled Structure Deformation of Pillared-Bilayer,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embranes for Gas Separations, 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19, 31, 7666-7677
  • 發布單位:工學院

 

本研究關注新穎的超微孔(d < 0.7 nm)MOF材料,發展薄膜製備技術將其塗布製作成薄膜並且進行氣體分離的應用。我們所選擇的材料為Zn-AIP-AZPY這個具有1D孔洞的MOF,其根據不同的活化方式移除孔洞內客分子DMF之後,會展現出不同的孔洞大小(圖一)。(化工系康敦彥教授提供 dunyen@ntu.edu.tw

 

Art editor Img

圖一:Zn-AIP-AZPY結構圖,相較於以加熱來活化結構,以甲醇萃取方式移除客分子會造成較小的孔洞,同時也會減少在薄膜中的結構破壞。

 

 

 

我們利用國家同步輻射中心的設備,在不同的氣體環境下對此材料進行XRD的檢測。我們發現在二氧化碳的氣氛下,Zn-AIP-AZPY的繞射圖譜會有強度的降低以及peak偏移,顯示二氧化碳會吸附在Zn-AIP-AZPY的結構之中,並且對結構造成些許的改變(圖二)。此結果顯示此MOF材料具有高度的結構彈性,可能在氣體通過時造成形變。

 

Art editor Img

圖二:Zn-AIP-AZPY在(a)二氧化碳與(b)甲烷的氣氛下進行XRD的量測。

 

 

我們利用二次生長法,在多孔氧化鋁基材上生長出緻密的Zn-AIP-AZPY薄膜(圖三)。其氫氣對二氧化碳的選擇率在傳統高分子薄膜的效能upper bound(圖中虛線)之上,並且其氫氣的透過率高於其他MOF薄膜材料。在本工作中,我們同時也結合了分子模擬的工具,計算不同氣體在於Zn-AIP-AZPY孔道內輸送的能量分佈狀況,藉此釐清其高選擇率背後的物理機制。

 

 

Art editor Img

圖三:Zn-AIP-AZPY薄膜SEM(左)與氫氣/二氧化碳分離選擇率(右)。